发布时间:2025-10-15 17:01:27    次浏览
核心提示虽然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实际完成销售17万辆,但协会目前并没有改变对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预期,认为下半年新能源汽车的月度销量将继续成倍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上半年我国汽车工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17.7万辆和17.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达125%和126.9%。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为13.4万辆和1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0.8%和16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为4.3万辆和4.4万辆,分别同比增长57.1%和64.2%。中汽协曾在年初预测今年全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70万辆,而半年过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实际销量实现17.0万辆。但中汽协表示,年初提出的新能源汽车全年接近70万辆销量的预测,是根据新能源汽车的特点、发展环境、发展动力、市场需求和国家有关发展规划所作出的。虽然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实际完成销售17万辆,但协会目前并没有改变对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预期,认为下半年新能源汽车的月度销量将继续成倍增长。但从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整体情况来看,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但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盲目发展问题较突出,其中产业散、乱问题需引起重视。一些地方和企业不具备产业基础,缺乏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能力,却热衷新建新能源汽车项目和动力电池生产能力,因此加剧了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风险。在整车方面,我国目前已有超过200家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涵盖了乘用车、客车、专用车领域,但在产品质量、安全性、核心技术等方面,总体上仍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企业技术研发持续投入不足。例如,在已获得生产许可的4000多个新能源汽车车型中,实际投产车型仅占总数的约1/4。去年全年,仅有140多个企业的1300多个车型实现了销售。企业平均产量约3000辆。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量产均少,大部分企业投产率较低,技术水平不高,持续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不足。在动力电池方面,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配套的动力电池生产单体企业约200家、系统企业约300多家。19家主要车用动力电池企业生产能力在2015年达到305亿瓦时。但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不多。报告指出,多数企业缺乏关键技术创新能力,产品为导入技术生产,实际产能利用率较低,产品质量和性能不稳定,持续发展风险较大,产业散、乱问题突出。另外,补贴政策在让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时,催生了一些依据财政补贴而设计的“商业模式”,经过媒体轰炸式的曝光,新能源车企“骗补”备受关注。尽管,工信部、财政部、科技部以及发改委四部委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新能源汽 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拟通过自查与现场督查的方式,全面核查财政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新能源汽车生产与使用情况。财政部也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核查有关情况的声明》,表示新能源汽车推广骗补核查已经完成,目前处于会审阶段,但依然未有任何信息披露。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方向,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投资新建新能源汽车项目,以及扰乱市场政策等行为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各方要切实注意防范。是否能如期完成70万辆大关,我们拭目以待。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泰达汽车论坛9月召开第十二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将于9月2~4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届时,国家部委领导、企业集团高层等共计700余位国内外嘉宾将围绕年度主题“供给侧改革 新动力重塑”进行研讨,共同为汽车产业供给侧改革筑梦领航、谋篇布局。欲知更多,可以关注官方微信,点击阅读原文,即可登录官方网站在线注册。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微信号:autoinfoweb官方主页:http://www.autoinfo.org.cn致力于以全方位、差异化、立体化的服务方式,提供全产业链信息资源及数据库、行业交流、研究咨询及品牌宣传等服务。联系我们:022-84379379;[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