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店新闻 > 公司新闻

AG百家乐- 体验真人娱乐的魅力|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院长解读 | 如何进一步理解高中学业水平的等级性考试!

发布时间:2025-10-15 17:01:27    次浏览

本文来源于: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郑方贤,福建高考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如何进一步理解高中学业水平的等级性考试?仅就高考总分的科目构成而言,可以把2017年的上海新高考简单称之为“3+3”,与实施多年的“3+1”高考模式相对应。但实际上两者是有根本性区别的:1、首先六门基本科目(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必须通过合格性考试,然后从六门基本科目中选择三门参加等级性考试,而这三门科目并无文理之分;2、不仅如此,每门总分为70分的等级性科目的考试成绩,其中的40分是由合格性考试所带来的,且等级性考试成绩的获得更多依赖于参加该科目考试的考生群体的相对水平。▼从中归纳出如下三点:一是就高中学业而言,六门科目的地位是相同的,不会再给予类别或层次的划分;二是三门等级性考试的科目组合是由同学自由选择的;三是三门科目的等级性成绩的获得更多是由选择该科目的同学群体决定的、且关联至合格性考试成绩;▼从“两依据一参考”的高招录取改革方案来看,“3+3”的科目考试模式其价值指向是非常明确的,即要求高中学生要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对于若干学科的兴趣与特长。 这就给广大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学习才能满足这样的培养要求?就高中教与学的关系而言,首先当然是依据相应科目的课程标准开展教和学。但在强大的旧有模式背景下,相应科目的合格性教学要求和等级性教学要求的差异能否被科学地界定、还抑或仅仅是教学内容多少的区别?设想一下,老师们昨天才刚刚送走“3+1”考试模式下的高三同学,过了一个假期就转型为科学分层下的学科教学了,其间的诸多矛盾和冲突势必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蔓延和传递,如此我们的同学必将处于无所学或学太深的不利境地,这在前一时期的教学调查中屡有反馈。即使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我们建立起了科学的课程标准体系,实际上所满足的也仅仅是合格性考试或等级性考试的要求,似乎与我们所说的学科特长的培养目标并不一致,反而容易陷入新的应试教学,这是我们必须避免的。 因此,科目的等级性考试制度应该更多地被理解为学科的培养导向,而不是机械地看作为教与学标准的制定。这就提示课程标准制定者和学校教育者,要明确提出学科的培养目标、以及与之匹配的实现路径和载体,使得我们的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既完成必要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更能循序渐进、自主发现和提升学习兴趣,直至满足高等教育的学科学习要求。当我们的大多数同学都能达成这样的学习目标时,所谓“基于统一高考、基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两依据”才真正是名至实归。更多资讯可登陆福建高考信息平台http://gaokao.haiedu.cn/ 福建高校招生咨询统一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福建高考微信号:fjgkedu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新朋友长按下方指纹关注我们!)人生若只如初见,扫码之后天天见!